全球有诸多消息传出!第一件事,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俄罗斯车臣共和国行政长官卡德罗夫宣称,俄罗斯安全力量于10月底在布良斯克州歼灭了一个企图在俄罗斯开展破坏活动的外籍破坏分子小组。据悉,其中一名被击毙者可能就是一年前被拍到与美国总统拜登及某机密部队成员在以色列会面之人。当时,白宫曾试图删除包含此人的照片。卡德罗夫称,这名美军游骑兵在与俄罗斯边防部队的交火过程中被击毙,并且俄军缴获了一把完好的M249机枪。
按照俄方公布的消息,这名闯入俄罗斯境内且被俄方击毙的美国雇佣兵,极有可能具备美军背景,甚至不能排除其为美军现役人员,以“雇佣兵”的名义前往乌克兰参战。俄罗斯多次表明,有着西方国家军事背景的北约雇佣兵正在与俄军作战。现在,俄方宣称在俄境内击毙了一名“美军游骑兵”,这无疑使美俄爆发直接冲突的风险进一步增大。不过,截至目前,美国和乌克兰均未对该事件作出任何回应,处于沉默状态。然而,即便美乌两国选择“沉默以对”,不打算承认此事,俄罗斯也不会坐视不管。
展开剩余70%一方面,美西方不会公开承认本国雇佣兵或者有军事背景的人员正在乌克兰作战。因为一旦承认,就等于变相承认西方“介入”俄乌冲突,这会增大西方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的风险。另一方面,只要美西方不做出回应,就等同于“不承认”这一情况,如此一来,既能避免“军心涣散”,使俄乌战场上的西方雇佣兵继续战斗,又能防止俄罗斯借此向美西方施加压力。但不管怎样,在乌克兰使用美制导弹袭击俄罗斯本土目标之后,又传来美军游骑兵被俄军击毙的消息,这无疑会使局势进一步恶化。
第二条消息:中国网报道,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微信公号消息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任驻乌克兰特命全权大使马升琨乘车前往乌克兰履新,并发表了书面讲话。他指出,“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马大使深知自己承载着两国政府和人民的期望,肩负推动中乌关系发展的重任,使命光荣且责任重大。当马大使抵达乌克兰边境时,受到乌克兰外交部驻乌日哥罗德市外交代表的迎接;到达基辅时,乌克兰外交部礼宾司司长雅洛娃以及使馆主要外交官等予以热情迎接。
实事求是而言,俄乌冲突至今已超千日。俄罗斯都动用了洲际弹道导弹这般强大的武器,这表明冲突的深度已近乎达到极限,若规模再扩大,就极有可能走向核冲突。这样的未来是任何一方都无法接受的,所以劝和促谈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不仅是中国的主张,即将上任的特朗普也有类似想法,他多次表露出停止对乌援助的意向。然而,如何实现和平,怎样谈出一个令各方都满意的结果,至今仍众说纷纭。在这种紧要关头,中国绝不能袖手旁观,这也正是马大使在这个时间节点前往乌克兰履新的重要意义所在。
第三条消息:闽南网报道称,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总统令,批准了新版的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该政策自签署当日起生效。俄总统网站公布的相关文件表明,新版俄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的基本原则为,核武器是捍卫国家主权的最后手段。并且,由于有新的军事威胁与风险出现,俄罗斯需要明确允许使用核武器的具体情形。文件指出,俄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具有防御性质,其目的在于将核力量维持在能够确保核威慑的水平,以保障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进而威慑潜在的敌方,阻止其侵略俄罗斯及其盟友。
美国五角大楼副新闻秘书萨布丽娜・辛格表示,美方对俄方的某一行为“并不感到惊讶”,美方还声称没有发现任何能表明俄罗斯准备在乌克兰境内使用核武器的迹象,也不认为美国的核态势需要发生任何改变。而俄方的这一政策出台后,无疑会增强俄罗斯在国际谈判桌上的筹码,令其在面对外部压力时更具底气。并且,这一政策也是对那些企图挑衅俄罗斯底线的国家和军事联盟的有力警告,能让这些国家和军事联盟清楚地认识到,任何针对俄罗斯的侵略行为都将承受难以承受的后果。
发布于:江苏省